“百千万工程”典型村|荔城街迳吓村探索村社“三资”运营新路径,助推集体经济扬帆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强基层基础保障,增强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提升村级组织服务群众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位于荔城街西北部的迳吓村坚持党建引领强基础、凝心聚力盘资源、同舟共济促发展,不断探索“三资”(资金、资产、资源)运营新途径,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创新发展。
一是党建引领强基础,解决“三资”分散难管理问题。迳吓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利益联结、抱团发展的发展思路,探索推行“支部引领+全程托管+规模经营”的发展新模式,统筹整合村4个合作社的各类资源资产,在清产核资时通过村民大会表决将合作社资源资产统一登记在一个合作社名下,进行集中委托管理。具体来说,日常由村委会对“三资”的合同、租金收取、合同履约保证金、合同期满、线上竞投等事项统一管理,管理程序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如当涉及需要处置资产时,必须召开四个合作社的村民代表会议,而且需80%以上表决同意才能通过议程。集中委托管理的模式有效解决各合作社间“三资”分散、难管理的问题,且通过抱团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各类资源通过共享、调剂、出租、处置等多种方式,提升资源资产盘活利用效率,推进资源资产市场化运营,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收益最大化。
二是凝心聚力盘资源,解决“发展方式单一”问题。迳吓村创新“村社联合、利益连心”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其中4个合作社的资源资产集中起来后由村党支部具体实施管理运营,以“抱团取暖”形式积极发挥资源集聚和联动效益。目前,已盘活资产约40个,涵盖林地、园地、耕地、鱼塘、物业以及留用地租金等方面,通过规范统一管理,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例如,将闲置土地整合后统一出租或开发,切实让村民享受资产带来的收益。有了更多资金,后续就可用于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如,2022年针对远迳路缺少路灯的问题,对全长约2公里的道路加装了45盏太阳能路灯,极大改善道路照明情况,保障在机耕路上行走的安全,有效降低摔伤、来往车辆碰撞的风险隐患。通过集体抱团式发展模式,迳吓村充分发挥村集体的统筹作用,确保土地、山林、物业等各类资源资产有效盘活、管理和经营,解决各合作社经济发展模式比较单一、效益不高、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形成村、社“双向奔赴”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三是村社共享发展成果,解决“利益分配不均”问题。本着“整体谋划、梯次推进,分类施策、滚动发展”的原则,迳吓村5个合作社中,已将4个合作社进行资源资产收益“统管统分”。4个合作社出具资源资产委托清单,签订委托协议,合作社的资源、资产、资金均由村集体先“统”,收入、利润再由村集体按照统一的标准“分”到户。过去,存在着各合作社资源交叉、分红数额不均衡等问题,这种“统管统分”模式解决了合作社之间“分红”不均问题,大大减少由“分红”问题引发的基层治理矛盾。同时,村集体还统筹预留部分收益,收益优先用于兴建和管护村级民生工程和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村庄环境,增强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如,使用预留部分收益建设村内的篮球场、健身路径、乒乓球场、礼堂等文体活动场所;针对村场范围内的边角、小巷环境卫生恶劣的问题,对范围内超1000平方米的空间进行了硬底化处理,升级处理后的区域不仅改善了杂草丛生、尘土飞扬的环境问题,还为村民提供小型健身场所、休憩散步等活动空间,有效提升村内人居环境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