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站”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米”增城智慧政务跑出惠企加速度
“以前办事像‘闯关’,材料、流程、部门,样样都得自己摸索,费时费力。现在有了‘微服务站’,难题有处问、急事有人帮,材料不全也能容缺办,省了时间、降了成本!”广州优百特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经理黄煜坤的感慨,道出了增城区不少企业对政务服务革新的真切体验。在增城,以“增心办”小程序为载体的智慧政务“微服务站”,正悄然重塑着企业的办事逻辑,让政策红利如春风般浸润每一个市场主体。
企业人员只需扫码即可一键触达各类服务(区政数局供图)
企业体验“云端政务”加速度
“微服务站”的诞生,源于对企业痛点的精准回应。增城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以下简称“区政数局”)直面“政务服务渠道分散、高频事项办理效率低、政策解读与企业需求脱节”三大堵点,决心用数字化手段破题。于是,集政务地图、视频导服、基层证明、精短视频、政事明白卡、诉求反馈于一体的“一码集成”服务应运而生。企业只需扫码或轻点“增心办”小程序的悬浮按钮,便能一键触达各类服务,昔日“多头跑、来回跑”的奔波,如今成了“云端直达”的便捷。
广州优百特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深耕生命健康、食品安全及高效节能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次该企业急着办理合并规划许可证,却对流程和材料一头雾水。“微服务站”帮办人员第一时间线上对接,迅速厘清材料清单和步骤,发现企业暂缺电子版不动产证宗地图和用地证原件时,当即启动“容缺受理”机制——核心要件具备就先行受理,同步指导补正材料,让业务不卡壳。更让企业安心的是“售后”保障:一次发现之前变更的公司章程在系统中未及时更新,优百特通过“诉求反馈”功能反映后,工作人员当天核查原因,仅用两个工作日就协调完成信息更新,还主动告知结果。“不是办完就了事,而是负责到底,这种踏实感太重要了。”黄煜坤说。
最近,一家经营香精香料的企业因紧急合作需办理营业执照增资,大笔资金即将入账,银行却要求商事登记系统同步更新注册资本信息,时间紧迫得让人犯愁。经办人胡先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通过“增心办”小程序的“微服务站”咨询,得知可线下加急办理后,立刻赶到增城区南部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听完诉求,深知此事关乎企业合作推进,当即会同窗口人员受理业务,全程跟进流程、协调审批部门加速流转,原本需要1-2个工作日的业务,当天下午就办完了,新执照稳稳交到胡先生手中。“从咨询到拿到执照,快得超出预期,真是解了燃眉之急!”胡先生感叹道。
全链条服务延伸至“家门口”
这些高效服务的背后,是“微服务站”构建的全链条响应机制。党员干部化身“云导办”,通过“视频导服”功能,让企业群众用手机就能随时随地获得实时视频通话、在线辅导和业务办理等全流程服务。针对企业群众的疑问,全区48个“微服务站”搭建的站点微信群,创新实行“3分钟响应机制”,简单咨询即时答、复杂问题帮忙问,形成“站点-企业群众”的直连通道,确保诉求100%触达。
为了让办事流程“一看便知”,“微服务站”还下足了功夫。针对高频事项制作的精短视频,用场景化方式呈现办事步骤和材料清单,让群众“看得懂”;编制的132张“政事明白卡”,清晰列出受理标准、业务流程等信息,形成可视化“知识库”,累计点击量已破6万次。而住所证明、充电桩报装等“掌上快办”模式,更实现全流程无纸化办理8万多件,用数据跑路替代了群众跑腿,其中“居民自用充电桩联合报装”还被纳入区级“特色一件事”,彻底解决了“来回跑、多头问”的难题。
“微服务站”不只是线上窗口,还向线下深度延伸。区政数局工作人员深入400余家企业开展10余场政策宣讲,解答咨询、收集诉求,解决各类痛点问题900余宗,企业满意度达100%。如今,48个标准化“微服务站”已覆盖企业、园区、镇街、村居、社区等区域,智慧政务的触角正真正延伸到企业和群众的“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