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体育试玩 版权所有
- 主办:IM体育试玩办公室
- IM体育平台
- 承办:IM体育
- 粤ICP备18013952号-1
- 网站标识码4401830036
-
粤公网安备 44011802000181号
河湖水域岸线保护事关防洪安全、供水保障和生态平衡,承载着人民群众对优美水生态环境的殷切期盼。近年来,我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强化河湖长制决策部署,聚焦河湖“四乱”问题,动真碰硬开展攻坚行动,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在西福河石滩镇南坣村段,曾矗立着一座手续不全的水泥厂,一方面对堤防和行洪安全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因历史遗留的投资利益问题,成为我区“清四乱”工作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整治前
面对整治与维稳的双重压力,我区通过镇街主导、网格督导,“一宗一策”制定方案,执法人员深入一线“先拆心墙、再拆违建”,同时积极为企业寻找新经营地点,最终促成该企业顺利搬迁、厂房合法清拆、还原河道岸线,成为我区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系统治理水生态的一个生动缩影。
整治后
强化组织领导,高位统筹推进工作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履职尽责,严格按照省、市关于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的通知要求,成立广州市增城区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工作领导小组。区领导带队实地调研29次、会议专题研究15次,持续压实各级河长和水利工程“三个责任人”职责,聚力构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域生态格局。
何瑜东/摄
全面排查摸底,动态清理问题台账
2018年水利部部署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以来,我区将该项工作全面融入河湖监管与治理日常,广泛发动各级河长开展巡查、整治、复查和台账建立全链条整改。属地镇街主动作为,深入村居沟通协调,累计出动5154人次、机械847台次,推动“四乱”整改落实落细。积极运用河长App、“河涌众采”、“万人巡河”等在线平台及有奖举报等方式,发动群众在日常巡河中发现并上报问题1059个,均已解决销号。深化“天上看+地上查”机制,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手段开展全覆盖排查,发现并解决疑似问题2100多个。
卞伟峰/摄
分类精准施策,遏制增量清理存量
我区严格按照《水利部关于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的指导意见》《广东省河湖遥感图斑核查工作问题认定及销号工作指引》等指导性文件,在科学评估和有效认定的基础上,区分历史遗留问题、存量问题和新增问题,依法依规分类处置。
一是坚决打击新增违建
对新增涉水违建坚持”零容忍”态度,完善线索发现、查处和整改机制,推动乡镇综合执法力量下沉,对堤防、滩区等重点区域实施网格化动态监管。加强业务指导和日常监察,及时制止和查处涉水违建案件21宗。通过典型案例曝光、河道保护条例宣讲进企业等方式,强化普法警示,筑牢“堤防禁建”红线意识,从源头遏制新增违建。
二是存量问题靶向拆解
我区针对历史遗留“四乱”问题建立台账,分类制定拆除、迁建方案。对年初制定的任务和上级已经明确的任务,及时筹划,压实责任,强化网格化管理。涉及重大民生的历史遗留问题,立足流域整体,结合“三旧”改造、河涌整治、达标加固、幸福河湖创建等多种手段,统筹推进“四乱”治理,切实做到“四必拆”“五先拆”。
刘志峰/摄
结合工程治理,系统恢复河湖功能
我区将河道综合提升整治工作与“清四乱”行动有机结合,确保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近两年,我区以西福河河道为试点,结合中小河流治理,开展干流整治工作,谋划堤防达标加固工程8宗,总投资约37.4亿元,整治河道长度合计34.2公里。在推进工程整治的同时,同步完成涉水问题处置。在清理行洪通道阻碍行洪的林木及构筑物时,同步修复水域岸线生态,确保行洪安全,实现岸线整治与复绿、水域空间恢复等,进一步打造安全河湖、生命河湖、幸福河湖。
据统计,全区累计开展现场复核和排查辖区内河湖“四乱”问题5300余个,累计清理整治各类河湖“四乱”问题和相关涉水违章建筑4200余宗,各类涉水违法建设等共计约210万平方米,上级下发遥感图斑100%完成复核和销号,河道防洪能力和河湖面貌取得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