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增城瑞基手袋厂有限公司厂长戴益军
此心安处是吾家
在员工的心目中,戴益军是一名温和低调、内秀务实的厂长。在他的办公室,除摆放着一些厚厚的管理类书籍外,还有许多哲学类书籍。身为厂长,他几乎每天都到生产第一线巡查,了解产品的生产进度,倾听员工的建议,做好各项调度,促使产品又好又快交付到客户手中。
下班后,戴益军则喜欢与员工较量球技,羽毛球、篮球都是他的业余爱好。但是,更多的时候,他喜欢独自呆在宿舍,安静地看看书,或听音乐。
就这样,自2001年始,戴益军担任增城瑞基手袋厂有限公司厂长一职,已然十年。
问可曾想过衣锦还乡?这位来自福建南安的而立青年淡然一笑:此心安处,即是吾家。
戴益军(左一)。
谨慎好学
从版房学徒变身部门主管
1979年,戴益军出生于福建省南安市。
1994年,刚从学校毕业后的戴益军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只身南下,希望在深圳这座被誉为“遍地黄金”的热土寻找梦想。
幸运的是,来到深圳不久,戴益军就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瑞基实业有限公司的版房学徒。“我比一些人多了一些运气,但只靠运气的话,我也不能坚持到现在。”他说,当年年纪小,刚从学校毕业,印象最深的是背井离乡的生活,很长时间之后才适应。“因为不熟悉粤语,与客户沟通有障碍,特别是与香港客户沟通时,是一个很大的困难。”
版房学徒通常负责的是产品手袋图纸制作,这与戴益军所学的工艺美术专业虽有一定的关联,“但是理论跟实际应用还是有一定的差别,我们从事手袋开发更多的是在于实践,既要尽量满足客户的要求,更要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产品,要时刻从‘做’中‘学’,迎难而上,才能与时俱进,保持产品品质。”
也许正是因为戴益军能够坚持一路从“做”中“学”,工作业绩出类拔萃。1996年,戴益军就被提升为瑞基实业有限公司旗下的一间分厂的版房主管。
从“入行”到当上主管,戴益军只用了两年时间。回忆起当年这段经历,戴益军认为主要缘于“谨慎、好学”,“做手袋开发不是高科技,只要细心、以客为尊,遇到问题耐心研究,及时改进产品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就可以了。”
当上主管后,压力随之而来。“做为部门主管,除了要完成自己的业务量,还要教会别人如何做好每一个环节,自己也逐渐有了团队精神,知道要分工合作,同心协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学工艺美术专业出身的戴益军说,当时的心态就是不想荒废个人专长,一直坚持做到学以致用,“既然入了这行,就要坚持,我不喜欢半途而废,要么就不做,要么就做好,进入公司已有十七年,只有响应公司的调配,从没想过要跳槽。”
戴益军获得的个人荣誉。
十年厂长 不忘回馈社会
就在戴益军当上主管后,瑞基实业有限公司也正在积极筹备增城瑞基手袋厂有限公司的设立工作。1996年底,戴益军受瑞基实业有限公司委托,从深圳来到增城,参与增城市瑞基手袋厂筹建工作。2001年初,戴益军正式走马上任瑞基手袋厂厂长,在他的带领下,国外订单接踵而至,生产能力不断扩大,工厂规模也开始有了本质上的变化。2006年,建筑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的瑞基新厂房正式投入使用,年出口手袋720万个,产值6000多万元。
戴益军信奉“天道酬勤”的个人理念,对待工作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凡事求真务实,身先士卒,与员工同甘共苦,在企业内部深得员工爱戴。他关心员工生活,经常主动帮助员工解决各种困难,作为企业管理者,他支持工厂成立工会组织,为员工提供维权的要素及争取更好的福利。他也经常利用节日慰问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多次带头义务献血,从各种角度回馈社会。为协助政府部门解决当地富余劳动力,在他的倡议下,瑞基手袋厂与政府劳动部门联合成立缝纫技术培训班,免费为当地富余劳动力提供技术培训,使其拥有谋生的一技之长,并招收符合条件的学员到瑞基手袋厂就业,从而解决了当地500多个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在戴益军的带领下,增城市瑞基手袋厂已多次被增城市评为外经贸工作先进企业、文明企业,被新塘海关评为A类企业,多次被广州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并从2002年开始每年被广州市总工会评为“双爱双评”员工信得过企业等许多荣誉。企业在稳步发展的同时,戴益军也注重回馈社会,热心支持当地教育事业。2002年,增城瑞基手袋厂有限公司捐资100多万元兴建福和中学“瑞基教学楼”,并为其配备了计算机等教学器材;每年捐资心岭村小学教育费用,赞助福和中学、心岭村小学设立奖学金,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工作与学习,也积极参与增城教育资金百万行活动并主动做出贡献。
而戴益军本人也被评为增城市先进劳动者、劳动就业先进个人,中新镇首届“十大优秀外来青年”、2011年度“优秀共产党员”,还被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授予“环境保护公益爱心人士”。
手工印刷车间。
员工多功能活动室。
谈管理经验:
以人为本方能百年长青
弹指一挥间,戴益军已然当了十年的厂长,谈起十年来的管理经验,他说:“以人为本才能百年长青。”他一直认为,不管从事哪个行业,人与人之间就是要多沟通交流,就是要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在工厂里面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执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营造出和谐共进的工作。
“管是亲,严是爱,放任自流才是害。”戴益军常以这句话与员工共勉。
人活着就要奋斗,不奋斗就失去了人生价值。但是戴益军认为:“最重要的是与自己斗,与自己的保守思想、陈旧观念斗,与骄傲自满、沾沾自喜斗,与悲观失望、怨天尤人斗,与一切错误思想斗。”他说,一切困难应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去分析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理解问题,换一个方式、方法对待和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奋斗过程。”
面对当今无情的市场,如何化被动为主动,从危机感中创造商机?“作为一个管理人员,特别是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定要善于把游戏中的一些规则和乐趣引入到管理工作中去,摒除一切的杂念和‘情’志,有身先士卒的精神。让我们的团队中每一个成员都对工作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以争先恐后不服输的竞争精神去夺取胜利,以总想赢的姿态去迎接挑战。”
寄语大学生创业者:
要有接受失败的勇气
十七年的奋斗经历,使得刚过而立之年的戴益军收获了同龄人少有的意气风发,从一个版房学徒,成长为一名备受员工爱戴的厂长,戴益军的成功经历成为不少大学生创业的榜样。而戴益军则认为,大学生创业,除了要考量众多的外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坚强的心,要有勇于接受失败的勇气,善于总结经验,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
“现在的80后90后,在成长的过程中,社会在不断进步,他们接触到的环境比较开放,生活水平提高了,思想觉悟也高了,从小被娇生惯养,没有受过太多的苦头,会比较理想化,容易逃离现实。根据个人的经验,我觉得大学生创业就是要敢于接受失败,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戴益军说,大学生创业要善于在别人的失败经验当中寻找失败原因,才能避免跌倒,做什么事情都一定要有毅力和要有成功的信心,要努力、刻苦,端正心态,一步一个脚印,务实勤奋才能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