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体育

  •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01-03 来源: 仙村镇
    【字号: 分享

      2023年,仙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全面推进仙村镇法治政府建设,为推动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现将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部署

      认真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及镇党委会半小时学习制度。2023年传达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20次,共83人次谈学习体会、找不足、明方向;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等15次集中学习,共计60人次在会上交流学习心得;切实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村(社区)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培训,镇党校组织开展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等26班次,培训党员干部3600余人次。

      二、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及市委“1312”思路举措,加快建设平安仙村

      一是融合社会风险矛盾机制,综合研判风险隐患。综治大楼实现实体化运转后,在基本融合信访、劳动、司法一体化办公的基础上,试点开展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处置机制,建立矛调外勤服务队,实现“前厅后室”的运行模式,完善社会风险矛盾化解的预防、化解闭环管理。2023年度,共分流处理非警务警情630宗,已化解621宗,综合化解率98.6%。镇研控中心继续保留每周2次的线上调度平台,每周2次综合研判近期的社会风险隐患,及时研判存在风险,集全镇力量协商化解途径,高位推动各类矛盾纠纷问题快速化解。全面落实领导包案制度,着重化解历年积案,控制增量,力压存量,2023年共化解重复访案件2宗及镇领导包案156宗,调处矛盾纠纷案件共88宗,涉案金额累计1545.78万元,涉及人员214名。受理群众信访事项299件,累计办结299件,办结率约为100%。纳入国家满意度评价件共11宗,已满意评价6宗;纳入省满意度评价件共169宗,已满意评价161宗,满意度案件综合得分在全区排名第3。二是落实24小时应急处置机制,提升全镇职工应急处置能力。镇应急办正式纳入镇研控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后,落实全镇职工轮流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外出报备制度,顺滑衔接矛调外勤服务队,通过《每日值班要情》《每周动态》、每周调度、全镇通报表扬等信息渠道压实值班人员的责任,提升值班人员的积极性;三是精准普法宣传,多措并举深化法治宣传教育。以“法律七进”为载体,深入各村(社区)、企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国家安全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为主题,开展送法入村、入企业服务。2023年仙村镇共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23场次,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91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570余起,接受教育群众达8600余人次;通过各类法治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努力营造人人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积极调动群众学法的积极性,为确保辖区平安注入了一份强心剂。四是大力推进法治乡村工作室建设工作。打造集人民调解室、公共法律服务室、民警工作室、乡贤工作室、律师工作室为一体的法治乡村工作室19个,将公共法律服务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紧密结合,促进乡村治理。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是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专题研究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安排部署依法行政各项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逐步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干部职工配合抓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了我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二是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稳步提升政府依法履职能力。如完善城中村工作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平安建设防线。三是全面落实党委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发挥法律顾问职责作用。2023年镇专职法律顾问共审查重大决策事项、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书740件次,出具法律意见40起,出具行政处理决定书89份,有效防范行政行为的法律风险。四是重视应对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提高依法行政水平。2023年仙村镇行政诉讼案件共20宗,机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均出庭应诉开庭审理的案件,2023年出庭应诉率达100%;其中败诉案件2宗,2023年行政诉讼败诉率为10%;行政复议案件26宗,其中撤回申请4宗,变更1宗,维持2宗,确认违法9宗。

      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体系,稳步提升政府依法履职能力。一是完善城中村工作机制。构建“镇党委-城中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责任区”五级组织架构,完成两个城中村“大党委”建设,8个经济社全覆盖组建8个“大支部”,强化中心工作有效落实。制定《仙村镇领导班子成员挂点包联城中村综合网格工作方案》,安排镇18名领导班子成员包联全镇10个城中村综合网格,推动挂点包联领导下村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村情,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农村发展。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平安建设防线。仙村镇政府投入617万元,沙滘村和岳湖村分别自筹资金121万元和120万元用于城中村治理项目建设,完成建设城中村综治中心升级改造、社区警务室、电动车充电桩、交通安全标识、路灯补点、村口道闸、“五口”视频和微型消防站提档升级等12个治理项目,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中村平安治理水平。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推进食品药品领域智慧市场监管建设工作。自今年3月起,联合电信部门,通过外出扫街、分行业召开宣讲会和业户群宣贯等方式,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实现智慧化监管模式,推动辖区食品药品经营业户纳入智慧监管平台,截至12月,辖区已有304个相关食品药品经营户主动纳入智慧监管平台,其中药品经营户覆盖率为100%,食品经营户覆盖率约90%。二是开展重点产品专项整治,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对危险化学品、不合格炉(燃)具、电动自行车、电线电缆和学生用品等重点产品开展专项整治,及时跟进不合格产品的后续处理工作,累计检查相关业户69家次,对9家涉嫌生产或销售不合格产品的进行立案查处。同时不断强化信用监管激励约束作用,通过实地查无等方式,对212家企业提请增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通过公示平台向社会公示;对主动改正违法的21企业,及时提请修复信用。三是创业就业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完成仙村镇“增城妈妈”家政品牌示范点建设,打造集技能培训与推荐就业于一体的仙村镇就业驿站。开展全镇劳动力就业调查,精准开展创业就业工作。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零距离招聘会,进村入企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指导和就业服务20场,转移农村富余就业632人;受理就业创业类补贴约1093.59万元,惠及劳动者约4749人次,用人单位约390间次;全面落实120名仙村镇2023届未就业高效毕业生跟踪服务工作,向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推荐就业岗位,全镇120名应届毕业生,已落实就业去向80人。四是打造“12345”政务服务新模式,提高群众满意度。仙村镇结合实际,制定《仙村镇处理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单工作的实施方案》《仙村镇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单绩效考核办法》,细化服务热线事项的工作流程,明确服务热线事项的考核通报制度。今年以来,全镇共承办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单2806件,已完成2727件,79件办理中,完成率97.18%。其中重点工单119件,有效评价119件,满意率98.32%。

      (三)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效能。一是强化执法队伍建设。为切实提升综合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障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顺利推进。根据工作实际情况,仙村镇主动谋划,制定《仙村镇综合行政执法培训方案》,共组织开展12场业务培训,主动对接上级部门业务指导、交流培训32次。通过组织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业务知识培训和队伍操练,有效增强了执法人员法治观念和服务意识,提高了执法人员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切实促进了公正规范文明执法,打造政治坚定、素质合格、纪律严明、行为规范、廉洁高效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二是严格推进规范执法。推动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今年印发了《仙村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运行机制(试行)》和《综合行政执法案件移送制度(试行)》,明确划分管理责任和执法责任,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对业务相关事权进行日常巡查和管理、完善台账,综合行政执法办负责对违法行为和违法主体进行立案和执法,并建立明确的案件移送机制,保证衔接顺畅。三是切实推进广州市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和广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等线上执法办案系统和执法信息公示系统使用,充分利用线上执法系统,推进执法案件高效办理,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四是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广汕铁路外部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确保广汕铁路如期开通、安全运行。行动期间共出动1283人次,车辆599车次,完成区交办案件11宗,自行摸排问题252宗,其中拆除铁路沿线田间窝棚109宗,清理铁路沿线乱堆放95宗,清除破损广告牌30宗、翻新铁棚18宗。完成广汕铁路硬漂浮物类案件1485宗,危险物品类案件3宗,违法堆放类案件3宗。

      五、存在的问题

      我镇法治建设在加快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新成效,但对照新要求和群众的新期待,我镇的基层法治建设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行政诉讼案件败诉压力仍然较大。由于征地拆迁工作任务重时间急,部分群众对清表流程提出复议及诉讼,形成的案件进入诉讼程序的概率较大,败诉压力较大,法律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是群众上访事件处理工作能力有待提高,多元化解需进一步加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仙村镇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工程劳资等领域社会矛盾复杂交织,矛盾纠纷高发,但我镇矛盾纠纷化解的能力尚显不足,未能将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是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升。有些部门对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紧迫感不强。部分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比较淡薄。

      四是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日常性监督方式方法不多,措施不够有效,监督力度不够。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把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二是加强对村(社区)法治教育宣传,对村社工作人员以案释法,对涉及土地补偿款数额分配上,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尊重集体成员的分配自治权,让回迁户、外嫁女群体与村社充分表达意见,以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三是在推动土地征收工作过程中,牢固树立公平补偿和程序正当理念,切实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征收过程公开、透明,征收补偿标准合理,补偿到位,依法规范强制搬迁行为,杜绝损害政府形象、危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乱拆行为。在征收过程中,完善土地征收流程,向被征收单位及人员做好法律及政策解释,最大限度避免纠纷的发生。

      四是全方位推动信访事项办理提速增效。建立“领导包案攻坚机制”,由镇领导班子成员牵头深入各村(社区)督办重点信访事项。镇研控中心联同镇、村、合作社调解员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构及时做好问题排查化解及人员疏导稳控工作,努力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集体越级上访或群体性、极端性事件发生。

      专此报告。

    中共仙村镇委员会                 仙村镇人民政府

    2023年12月29日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买球app 沙巴体育 澳门博彩平台 太阳城娱乐 2026世界杯投注 沙巴官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