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3年,中新镇以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为指引,坚持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 (2021-2025 年)》《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广州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及 2023 年全面依法治国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推动全域法治建设迈上大步发展的轨道,以良法善治为打造高质量发展中新夯实基础。现将本镇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升依法执政能力
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一规划两纲要”列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把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12”思路举措、宪法、新行政诉讼法、党的二十大精神等法治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全年共组织专题学法、会前学法2次,参学人员达30人次,利用镇干部会议、镇村两级干部会议等线上线下时机组织法律学习3次,参学人员达352人次。
(二)规范依法行政,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1.科学民主合法进行重大行政决策。建立健全行政决策程序,完善决策风险评估机制。一是建立重大事项由党委会议、镇长会议集体研究制度,加强党政对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进一步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机制,筑牢依法行政“防护堤”。在重大行政决策、重大项目建设、行政合同、行政处理、执法决定等程序和内容做到关口前置,为规范政府行为提供了法律支撑。2023年对1250份政府合同、446件信访回复函开展合法性审查,为政府各部门依法行政提供法律意见约72次。三是加强行政应诉工作,完善内部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程序和制度。依法依规处理行政诉讼案件、行政复议和法院协助通知书,为政府事项出具专业法律意见书。
2.强化监督,确保行政权力透明运行。一是自觉接受党内监督和人大监督。严格执行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主动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及时更新、发布政务信息。三是各行政村建立集中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扩大了公开范围,提高政务公开的透明度。
(三)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1.发挥制度优势。全面推行“三项”制度落实,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印发《中新镇行政执法案件移送办理工作制度》,加强行政执法案件的移送管理,规范执法程序。在执法中做到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
2.坚持法理情融合。执法监管过程中,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把好第一关口。改“照念式”执法为“说理式”执法,推行“柔性执法”,将执法目的放在违法行为的改正上,综合运用“首违不罚”和“一事不再罚”体现执法温度。
(四)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助力中新高质量发展
1.依法招商引资,做大做强项目落户。围绕《三上》下功夫,坚持以优化服务质量和简化工作流程为抓手,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牵引,解决营商环境中的“难点”“痛点”“堵点”,精准发力,为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优化营商环境,助企纾困维稳处突。主动沟通联系,服务企业发展,开展送法进企业11场,进行法治体检1场次,化解企业风险2宗,送达助企司法建议1件,根据企业需求上门就防范公司法律风险等方面提供个性化公共法律服务。
(五)巩固基层治理,强化依法管理
1.不断深化基层民主法治改革,切实推进“一镇街一法律服务团队”工作。以需求为导向,深化法律顾问和公共法律服务改革工作,全面推行“一镇街一法律顾问团队”模式,律师全覆盖38条村居,成立法治乡村工作室,提升我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2023年开展公共法律服务日350多次、法治半小时1215次,开展普法宣传11500余人次,共接待来访群众450人次,提供法律咨询286次,审查村居合同600余份,调解矛盾纠纷案件53宗。
2.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维护辖区稳定。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运用多部门联动大联调机制,强化源头防范、分级预警、归口处置、依法化解,努力实现群众反映诉求。截至目前成功调解各类案件94宗,司法确认21起,涉及人数248人,共接待群众来访咨询约715人次。
(六)强化法治宣传,营造深厚法治文化氛围
一是积极配合上级有关法治示范政府创建活动,开展宪法、民法典、人民调解法、禁毒、扫黑除恶和反诈、未成年人保障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知识产权保护等各类现场法治宣传共25场次,受教育群众约达16500人。二是开展“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执法人员”等少数人群培训,切实提高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问题的能力水平
(七)坚持防范与化解“齐推进”,持续开展诉源治理。一是案件防范化解重源头,着眼执法的短板弱项,紧盯重点领域,开展行政案件分析,找准争议症结,从源头规范执法行为。二是积极应对政府涉法涉诉案件,重视落实行政应诉“四不”问题整改,尽全力促进杜绝“四不”问题发生。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以第一责任人履责为牵引,统筹推进法治建设
(一)强化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绝对领导,加强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把依法治镇、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统一起来,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落实,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二)强化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我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以高度负责的责任担当,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压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及全体班子述法,切实提高“关键少数”法治理念。
三、存在不足和原因
一是法治思维有待提高。依法行政的法治理念在决策及执法人员队伍、党员干部中还没能普遍形成,部分党员干部在法治思想觉悟与意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于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还没有得到完全的理解与认知,思维模式也有待提高与进步。
二是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有待提升。行政执法部门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情况有待改善,部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落实不够到位。
三是执法力量不足,执法专项人才和法制方面人才急缺,基层法治力量仍较薄弱。很多新划转的案件在办理过程中,需要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行政执法人员专业法律知识有待加强、执法经验欠缺。
四是调查手段有限。在违法当事人不配合的情况下,或当面对专业性强的处罚事项,缺乏强制手段。
五是物资器材等保障缺乏。如巡逻车辆、无人机等辅助执法工具较为匮乏,欠缺相应的询问室和档案室。
六是职权下放承接不理想。区职能局部分执法职权下放后,相关职能局没能主动对接下职权的执法单位指导执法业务,存在一放不管的情形。镇职能部门的管理与执法边界不够清晰,存在以执法代替管理的现象,管理和执法分离问题突出。
七是普法宣传方式方法单一,不够有特色,内容缺乏新意,有只重普及而轻效果的现象,缺乏针对性。
四、下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是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培训,提升领导干部法治能力。
二是加强督促检查,巩固法治建设成果。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认真落实法治建设指标考核体系,确保法治政府各项目标任务顺利有序推进。
三是加强与区局各职能部门沟通协调。主动对接区局各职能部门,要求区相关职能部门对我镇定期举行业务培训和工作推进专项会议,指派专人指导,对复杂的执法情况现场帮扶。通过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培训、现场的指导,帮助执法人员熟悉职权内容,掌握执法标准。加强广东省一体化行政执法平台行政执法办案平台2.0系统的学习,规范新系统的功能使用。
四是普法与执法相结合,进一步强化普法责任意识,将普法工作贯穿至执法全过程,以立案查处来促进宣传,实现“惩治一起、教育一片”的效果,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