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镇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今年以来,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区法制办的指导下,深入开展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坚持深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范行政行为,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完成了我镇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要措施及工作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创建工作,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成员的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镇长为推进依法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把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的落实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部署、总结法治政府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
制定《中新镇领导干部学法计划》,通过集中学习与独立学习相结合的形式,积极组织领导干部开展会前学法及专门的法制讲座活动,督促公职人员进行网络平台学习;把村居委干部学法纳入年度学法计划的范围,深入学习《公务员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物权法》《土地管理法》《信访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知识。每年底,按照区法宣办的要求,组织年度学法考试,把年度学法考试成绩纳入职工干部考核工作内容,提高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服务效能,建设权威高效的行政体制
在行政审批事项方面,坚持按照职权法定的原则定期依法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创新行政审批服务机制,借助统一的行政审批及政府服务信息系统,达到精简环节、便民利民的目的。
在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公共服务延伸至各村居,综合运用电子信息化技术,村居民实现就近办事的目标;同时我镇不断提高服务窗口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在显眼位置公示人员信息、办事流程等;不断增加服务窗口,计生、出租屋管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一体化办公。
在政务公开方面,充分利用公开栏、电子显示屏、门户网站以及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媒体形式公开政务信息内容,内容涵盖政策法规、规划计划、业务信息;建立健全政民互动制度和机制,通过公开投诉热线、信访信箱、领导接访等形式保障公民的监督、举报权利;依法设立了受理答复机制,由党政办负责信息公开申请的处理,收到申请后在法律规定的时限内,正式回复申请人。
(四)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
在制度建设方面,按照区政府及上级各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根据新形势、新规定,定期清理规范性文件,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
在民主决策方面,坚决不搞“一言堂”,做到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坚持重要人事任免集体研究,坚持重要项目安排集体讨论,坚持大额度资金使用集体决定,坚持涉及民生的重大行政决策作出前征求公众意见。
(五)规范行政执法,健全公开公正的执法体制
明确工作职责,细分工作小组。各执法部门内部有明确分工,根据工作内容,制定自身工作机制,分解工作任务,各执法人员按部就班,不断提高依法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严格行政执法,统一工作流程。执法人员全部持证上岗,执法过程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内,按照统一的办案流程和程序,根据案件事实,公平、公开、合理地对待每一个执法对象;遵守“罚缴分离”,应缴罚款、应收社会抚养费统一由系统打印缴款单,被处罚人自行到银行专用账户缴纳罚款或社会抚养费;按照“一案一卷”的基本原则,及时整理档案资料,分年度、按编号统一存放。
重视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考核,依法申领《行政执法证》;针对新入职的执法人员,进行入职谈话和业务培训;执法部门内部定期组织案件分析会、业务知识培训等活动,提高科学执法的能力。
(六)加强行政监督,建设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我镇积极按照《广州市行政应诉工作指引》的要求,收到行政诉讼应诉材料后,按照工作分工,由分管领导组织部门负责人、政府法律顾问对案件进行梳理,并整理案件材料,梳理法律关系,及时向法院提交答辩及案件证据材料,开庭时由政府委托法律顾问及熟知案件情况的工作人员参加庭审。对于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案件、社会高度关注的案件、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案件、检察机关提起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等,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到庭参加诉讼。
二、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提高政治站位,筑牢法治建设根基保障
以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党政主要负责人定期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汇报,研究和部署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
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制定了《中新镇党委会议议事规则》《中新镇镇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中新镇专题会议制度》等制度,坚持坚持制度先行,筑牢治理根基。
镇政府与律师事务所签订了常年法律顾问合同,聘请专业律师参与论证镇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以镇政府为当事人的合同签订前须经法律顾问进行合法性审查,进一步降低法律风险,今年以来法律顾问已审核各类合同1700余件。建立镇村(社区)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成立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机制,积极开展送法进学校、企业、社区等法律宣传活动。
(二)深化法治建设,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是筑牢基层维稳“第一道防线”。推进重点地区突出问题整治工作,切实加强“中心化+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全镇664支村级高清视频接入镇综治中心,对村(社区)治安状况的实时监控,实现我镇综治网格事件闭环处理。二是建立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积极开展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落实“访调对接”工作机制,提高解决信访案件的质效;发挥村居调委会在基层调解的作用,尽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2019年,我镇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68宗,其中属村居调处的143宗。三是推广“社工+来穗服务”模式,结合不同节日氛围,联合中新社工站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关爱候鸟”等主题关爱融合活动,全面提升来穗人员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四是完善信访制度,确保信访渠道畅通,提高了信访处理效率和处置效果。
第二,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提升行政审批效能,认真落实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行“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的服务机制,实现商事主体开办时间压减到3个工作日内;通过“双轨融合”模式,实现营业执照、食品许可证“一个窗口、一人通办”,切实提升市场主体办证便利。2019年,中新片区新增民营业户450户,其中内资企业新增96户,农民合作社新增1户、个体工商户新增353户。二是落实惠企业政策。协助多项优惠补助政策申请,助力企业留住人才,增强企业发展信心。通过开展“暖企行动”,实行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切实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困难和诉求,有效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有效推动重大产业项目的推进及投产。
(三)自觉接受监督,建设守法诚信法治政府
一是人大监督方面。镇党委、政府能自觉接受镇人大监督,重大事项均按要求向镇人大报告、备案或审议,对镇人大做出的重大决议、决定,镇政府全面贯彻实施,重大事项均按程序上报办理。支持镇人大创建省乡镇人大示范点,成为广州市首个运用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的单位,线上线下接受人大监督,从人大监督方面确保依法治理工作稳步推进。今年以来,全镇收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182件,答复并落实164件,办结率达90%,做到群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件件有答复、件件有落实。
二是司法监督方面。我镇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2019年共收到行政诉讼一审案件50宗,二审案件9宗,均在法定时间内向法院提交授权委托书、答辩状、证据等应诉材料,已开庭的14宗案件,均指派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和律师出庭应诉。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部分部门依法治理意识还需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仍须提高,二是政执法三制度的贯彻落实有待加强。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提高基层法制建设队伍的法治素养
尽可能将达到全日制法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通过司法考试的专业人才吸收到政府法制工作队伍中来,加强与法院、检察院等专业司法队伍业务交流,充分利用村居法律顾问化解矛盾,把依法行政能力列入工作人员考核范围。
(二)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制度的贯彻落实
完善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的工作制度。行政执法事前信息全面公开,事中公示合法规范,行政执法结果及执法年度数据及时公布。行政执法文字记录合法规范,音像记录得到普遍运用和严格归档。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全面落实,法制审核队伍普遍加强
(三)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考核工作
强化依法行政监督工作,把考核任务进一步分解至各部门,把考核标准进一步量化,将依法行政考核纳入部门年度工作考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