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体育宁西街道办事处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宁西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结合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任务,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法治建设正确方向。一是学深悟透精进不怠。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融会贯通起来,将其列入“第一议题”和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的重要内容深入学习贯彻,及时传达学习省市区有关法治建设相关会议文件精神,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涵养法治思维。二是贯彻执行落实见效。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将法治建设纳入我街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定期召开党工委、行政办公会议,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汇报,研究推动行政复议和应诉、综合行政执法、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部署落实年度法治建设工作任务。三是深化干部法治教育。经常性开展法治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在村(社区)“两委”干部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上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授课,提高领导干部在新时代、新常态下运用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切实提升干部队伍的法治素养水平。组织参加2024年度全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宁西街本年度应考人数88人,实考人数88人,参考率、优秀率达到100%。
(二)坚持依法依规决策,持续提升法治宁西建设水平。一是履行法治建设职责。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有计划、有步骤地部署和督查法治建设重点工作。二是切实贯彻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坚持民主决策,并邀请公职律师、街道法律顾问列席街道重大会议、重大行政执法决定集体会审,确保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三是健全法律顾问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广州市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实施方案》,聘请专业法律顾问团队常年担任街道法律顾问,承担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参与街道重大决策并提供法律分析与意见。2024年律师顾问团队共协助审查各类合同超591份,出具法律意见书591份,开展各类文书合法性起草、审查近50份,确保合同及各类文书、协议内容合法合规,协同推进街道依法行政、依法决策。
(三)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提升法治工作质效。一是依法履行行政应诉职责。严格落实《宁西街道办事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规定》,制定《宁西街行政诉讼败诉案件风险研判规定》,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持续开展“四不”问题整改。2024年共处理行政应诉一审案件19宗,其中开庭审理15宗,街道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15次,街道主要负责人参加庭审活动1次,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二是规范行政执法。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审核制度,落实《宁西街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工作方案》,持续完善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制度、队伍等建设,推进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利用广州市行政执法信息平台进行线上办案,线上办案率达到100%。三是规范涉企执法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增城区关于推进包容审慎监管的二十条指导意见》,落实联合涉企“综合查一次”行政检查工作,建立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避免多头执法,积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践行法治为民,更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一是严格落实政务信息公开。深化重点领域政务信息公开,2024年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信息165条,办理上级交办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意见征询函10件,答复依申请公开11件,截至目前均未收到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相关反馈。二是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扎实推进“一镇街一法律顾问”模式,实现全街16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完善法治乡村工作室建设,实现村(社区)法治乡村(社区)工作室覆盖率达100%,依托法治乡村(社区)工作室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程,2024年法治乡村工作室共开展矛盾纠纷调处10次,提供法律咨询70次。三是注重“法律明白人”培养。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熟悉环境、基层经验丰富等优势,通过入户走访普及法律知识,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预防各类矛盾纠纷隐患。2024年共培育“法律明白人”68名,其中有两名获得“增城区2024年度十佳法律明白人”荣誉称号。
(五)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法治氛围。一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29全国反欺诈宣传日、12·4国家宪法日等各个重要时间节点,认真开展宪法、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普法宣传教育,推动全街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二是加大涉企法治宣传力度。持续送法进企业,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进一步增强企业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意识,全力护航宁西街道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以来开展送法入企6场次,宣传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人民调解法》、扫黑、禁毒等,受众人数500余人,派发宣传单张500余份。三是为企业提供公益法律服务。发挥宁西街法治体检小分队作用,为企业把“脉”、问“诊”、开“方”,帮助民营企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积极引导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2024年以来,我街共对辖内2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并形成“法治体检”报告向企业进行反馈。
(六)助推政务服务便民化水平提升。加强政务窗口人员业务培训工作,定期组织窗口工作人员开展业务技能培训,重点强化跨部门业务协同办理等能力,确保窗口人员熟练掌握各项业务办理流程和服务规范。推行政务服务"指尖办",充分利用“粤省事”“粤商通”“穗好办”“增心办”微信小程序等服务渠道,实现“指尖服务,瞬间可达”“数据多跑动,群众少跑路”,通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的同步提升,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温暖的政务服务体验。
二、存在的不足
(一)普法宣传效果与群众期待仍有差距。法治宣传的形式比较单一,利用新媒体、线上线下结合不够,载体利用率不高,宣传形式多限于简单地摘抄法律条文印制成法律宣传手册或宣传单发放,且普法宣传重点对象不突出、不明显,普法效果仍需提升。
(二)执法力量的专业化水平仍需提升。随着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不断推进,综合执法覆盖六个领域的执法事项和消防执法委托事项,执法范围涉及领域较广,镇街专业执法人才力量薄弱的问题进一步凸显。
(三)部分工作人员应用法治思维解决工作难题的能力仍需提升。部分工作人员平时忙于工作,忽视对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不重视法治思维的培养,在面对复杂工作难题时,无法准确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更倾向于依靠传统的行政手段,造成工作难题迟迟无法取得突破。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加大法治宣传力度。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形式,让普法宣传入脑入心,营造浓厚法治思维,提高辖区群众法律素养;增强公职人员法治意识的培养,使之成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示范和表率,深入全面理解法律权威、树立正确法治观念,坚持在工作中学法、用法、懂法、守法。
(二)依法调解矛盾纠纷。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力度,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宣传,结合我街实际情况,将普法与调解相结合,引导群众依法依规维护合法权益,及时调解处理各类矛盾纠纷,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
(三)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与区司法局南部公共法律服务集聚区的融合发展,结合南部公共法律服务集聚区相关服务职能,进一步强化宣传和引导,为开发区企业在涉外法律服务、商事调解、仲裁等方面提供优质公共法律服务,进一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