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体育

  •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IM体育平台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5-01-24 来源: 广州市增城区司法局
    【字号: 分享

      2024年,增城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动增城在法治轨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不断加强。一是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统筹谋划。把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区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二是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多次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制定《2024年度广州市增城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组织开展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实现区、镇街两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全覆盖。二是全面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严格落实区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学法制度,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行政复议等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二)政府机构职能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一是推动机构改革任务落实。建立健全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和服务管理体制机制,整合优化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职能。建立镇街编制周转池,调整完善镇街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二是深入开展“扩权强区和强区扩权”改革。积极协调将12项市级经济建设管理权限交由IM体育管委会行使,并顺利承接。三是积极推进审批提质增效工作。全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在广东政务服务网(增城网厅)上线107个“一件事”主题联办服务,完成18个部门187个市级“全市通办”事项认领实施工作。实施开办企业“一网通办、一窗通取”模式,加快提升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水平。2024年,全区新登记经营主体7.55万户,同比增长23.30%。擦亮政务服务品牌,“增心办”政务服务品牌被评为广州市“一区两品牌”“一专项小组两亮点”改革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  

      (三)行政决策制度建设日趋健全。一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深化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强化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意识,严格落实党政机关听取和采纳法律顾问、公职律师意见监督机制,2024年,共印发规范性文件15份,出具各类合法性审查意见1340件。二是巩固完善制度建设。完善《广州市IM体育条例》配套政策23项,印发实施文件37份。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工作规范化。三是公众全过程参与制度日益完善。全面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完善《增城区政务服务好差评实施细则》。创新公众参与行政执法监督方式,建立第一届特邀执法监督员队伍,建立首批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12个。四是持续优化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规范公开各类主动公开信息和办事信息,开展多元化政策解读,及时准确回应民生关切。

      (四)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进。一是完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制定《增城区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方案》等工作方案,完善制度建设。二是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立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培训“导师制”,组织业务培训99场,业务交流1980次。常态化推进执法案卷评查工作,评查案件70宗。三是推动“包容审慎”执法。出台区级包容审慎监管的指导意见和实施行政执法“观察期”制度,开展涉企乱罚款问题专项整治和职权下放重放轻管问题专项整治,加强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信息共享,搭建“执法数联绿色通道”。

      (五)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一是突发事件应对制度不断完善。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动全区26个行业领域、13个镇街形成“1+26+13+N”行动方案体系。科学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双重预防机制,率先建成广州市首个区域风险电子地图,全区现有352家企业接入风险电子地图。二是公共法律服务不断优化。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三级平台建设升级,建成法治乡村工作室372间,组建企业调解组织5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31个,个人调解室5个。推出“法的隐秘角落”等普法视频品牌,创建荔亮灯塔法治教育基地,开展反诈“六进”宣防3956场次。三是社会矛盾纠纷依法及时有效化解。建立广州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增城工作站,完善行政复议委员会建设,落实行政复议听证制度。加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调解力度,仲裁调解成功率达85.84%。四是加强行政应诉规范化建设。建立行政案件应诉工作“报备+提醒+反馈+补救+通报”全流程督促跟踪工作机制,推行应诉案件通报、行政复议抄告制度,严格按程序抄告行政复议法律文书。2024年,全区开庭行政诉讼案件483件,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六)行政权力制约监督逐步加强。一是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办结各级人大和政协交办的建议提案506件。二是加大监督力度。出台《广州市增城区经济责任审计中长期规划》,全年完成审计项目16个,提出审计建议47条,被审计单位健全规章制度65项。自觉接受纪检监察监督,共19名区管党组织“一把手”在区委常委会会议上述责述廉。三是强化执法司法监督。建立增城、从化、龙门、博罗四地检察院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高质量发展协作机制。全面应用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全案由”“全流程”办理刑事案件,有效提升执法司法监督质效。

      (七)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是法治保障不断强化。出台《广州市增城区优化“宜商兴业”环境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服务企业措施,深化项目筹建“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拿地即开工 竣工即试产 高效领办产业项目筹建一件事”入选《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2024)。二是涉外法律服务供给不断完备。建立南部公共法律服务集聚区,实现“7+N”七大核心服务资源汇聚。联动广州仲裁委员会建成增城商事调解中心,创新“仲裁+调解+公证”的商事纠纷解决模式。建立涉外法律服务律师人才库,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三是平等保护中外投资者合法权益。依法审理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开展协助涉外、涉港澳台司法送达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是普法宣传效果与群众期待仍有差距。普法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线下的摆摊设点、橱窗宣传、微信推文等传统形式为主,应用新媒体普法的能力不足,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覆盖面有限。普法创新品牌较少,品牌化效应不足,亟待打造品牌化普法产品,提升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同时,部分干部对普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对法治宣传的关注度不高。

      二是行政执法监督质效不高。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力度有待加强,监督基层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执法协同性不够强。

      三是公共法律服务的供给质量、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仍有待加强,调解组织覆盖面还不够广。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有待加强,存在供不应求、量少质弱等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设以“网、端、微、屏”为一体的全媒体法治宣传教育传播体系,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健全学法用法机制,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

      二是健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加强对行政执法改革的法治协调和管理,理顺监督工作机制,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提高执法监督能力,完善区、镇街全覆盖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实现对行政执法工作的全方位、常态化监督。

      三是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效能。加快推进涉外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强化商事调解中心作用,深化“仲裁+调解+公证”民商事纠纷解决模式,加强人民调解阵地建设,持续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金沙娱乐城 网赌平台 澳门银河网上赌场 十大正规博彩平台推荐 澳门新葡京.新葡京博彩官网 世界杯十大买球平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