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施多项创新和改革
回顾过去五年,我区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施了多项创新和改革,让权力运行、监督到责任承担都遵循法治原则,让行政权力在法制轨道上有效运行。
重监督:五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1045件
在构建法治政府过程中,我区着力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近年来,区政府自觉接受区人大、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监督,对事关增城发展全局、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主动向区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对应当提交其审议、备案的,及时报其审议,备案。同时,及时按质办结区人大议案、政协提案,每年均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办结。五年来,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1045件,办复率100%。
此外,区政府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行政权力公开运行,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每年均制定信息公开工作方案,推进我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并大力完善信息公开渠道。近年来,我区提升了增城区政府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功能,完善了“区长信箱”“我要信访”“建言献策”“行风月月谈”专栏,初步完成了政府信息公开意见箱、听政议政在线访谈专栏、网上信访大厅的建设,拓宽了公众查询政府信息、民意征集、投诉处理的渠道。同时,区政府在其门户网站上开设了“增城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行政审批、财政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保障性住房、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价格和收费、征地拆迁以及以教育等重点公共企事业领域信息依法依规公开。
施改革: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行政审批时限压缩52.81%
为进一步提升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提高行政效能,我区近年来在多个重点领域实施改革:实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成新塘镇行政区划调整;完成撤市设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全面融入广州发展大格局;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成391个事业单位分类工作;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共取消行政审批69项、备案32项,行政审批时限压缩52.81%;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前置审批事项精简88%,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五年来新增市场主体31930户。多项改革及其成效引人瞩目。
建制度:让权力运行在制度的轨道上
为让行政权力置于制度的轨道上运作,我区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着力建设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我区先后完善了区政府工作规则和常务会议制度,健全了土地管理委员会、规划委员会集体表决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增城区实施〈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实施办法》,加强了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审查未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不予上会研究。同时,进一步规范了政府合同管理,制定实施了《增城区实施<广州市政府合同管理规定>办法》,严格执行广州市政府合同管理规定,凡是以市政府作为一方当事人签订的政府合同均送政府法制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查,涉及重大复杂疑难问题的,均咨询法律顾问的意见,未通过合法性审查的合同不能签订。此外,我区还建立健全了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跟踪督办行政决策的实施情况,对本地区作出的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监督,将决策责任追究与日常工作督办结合、机关评议结合起来,形成落实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的长效机制。系列政策和制度的实施有效地将研究、决策、追责等权力运行的全过程置于制度的框架中。
强教育:强化学法用法 狠抓“四风”整治
为让依法行政意识深入每一个行政人员心中,我区还加强对行政人员的教育。近年来,我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专题学习教育,狠抓“四风”整治,政府勤政廉政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通过开展年度学法培训考试、公务员网络大学堂、不定期的专题法律知识讲座等各种形式的法律培训,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水平得到了加强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