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郭锡娟:客家过年三件宝
每年快到冬至,明显感到婆婆返回乡下的心情越加迫切,尤其周五要从城里返乡,连孙子孙女都可以不管不顾。
刚开始我非常疑惑:究竟怎么啦?但现在,每到冬至,我会主动询问婆婆要不要回家。
原来,在客家村,有一种食物是客家人一年一度的守候,是过年时客家人餐桌必备的菜肴。
客家年鹅堪称客家年味的第一味。每年八月,客家人早早挑选鹅苗,开始为年味做准备。
客家人挑选鹅苗有自己的绝招,老师傅这样教:第一,用大拇指和中指夹着鹅苗的肚和背,生猛挣扎的就要,“呱呱呱”叫唤的就不要。
第二,分槽养。大的要跟大的养,70天左右可以吃;小的要跟小的养,100天左右才可以吃。怎么分大小呢?刚养的时候,用竹杆往鹅群划过去,低头躲得快的一起养,其余的一起养。
第三,收割后,赶鹅入田。鹅苗在田里啄食,可以减轻饲养负担,缩减成本。
第四,看气候。以农历八月十五为界,天气好,鹅苗易活;天阴就难养,要喂鹅吃“山姜仔”(一种祛风除湿的草药),还要多赶它们到坑边、塘边活动。
第五,不可赶鹅,不可贪鹅。千万不能在放养的时候无故赶鹅,这样做令鹅受到惊吓,晚上会叫,叫一夜,鹅就少一两肉;
“贪字得个贫”,所以切记不要将别的鹅群里的鹅,混到自家鹅群里,别家的鹅晚上不习惯新环境就会叫,其他鹅跟着叫,叫一夜,鹅又少一两肉。鹅群只会越来越小,养不大的。
有一年,孩子的大伯娘从娘家鸭乸潭带回一只年鹅,混在从二龙山捉回来的年鹅群里藏养,结果掀起大风波,鹅群在晚上总是叫,非常烦躁,还相互打架。
基于挑选鹅苗的绝招及养鹅的环境一般在山间,客家年鹅的肉质特别鲜美,超过130天的年鹅,成为客家人过年最大的期待之一。如果有哪位客家朋友请你吃年鹅,说明待你真心,彼此已是情谊深厚的好朋友。
每年的冬至前,婆婆最牵挂的,莫过于抓鹅回家藏了。藏鹅成为年鹅特别鲜美的秘诀之一。现在乡村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家来到城里帮忙照看儿孙。
如果要从鹅苗开始,养到做年鹅,似乎已经不可能了。所以冬至前捉十至二十只鹅回来,放在家里的鹅栏里藏鹅,便成为了重头戏。喂养的是几百元买来的谷物,不惜成本。按客家人的说法,要把鹅藏瘦点才好吃。
终于到了年关,各种清洁卫生工作做掂好过年。“年二十八,洗邋遢”。除了大搞卫生,客家人还有一项重要的活,那就是做猪肉丸,丝毫不亚于对年鹅的期待,属于过年招呼亲朋好友的“三味”之一。
做猪肉丸的材料很简单,就是土猪肉、鲮鱼胶、马蹄、花生、芹菜粒和陈皮。做肉丸十分关键的一环就是打鲮鱼胶。
外面买的鲮鱼胶,添加的粉比较多,这样做出来的猪肉丸粉不够鲜嫩,婆婆便自己打鲮鱼胶,虽然年逾古稀,却臂力十足,打胶时的“哒哒”声,音量大而脆,说明鱼胶胶质丰富。猪肉剁成肉酱,这个很靠耐力。
手工肉丸也是有个性的,做的人浮躁,肉丸就比较松散;做的人有耐心且心平气和,有条不紊地进行各个步骤,做出来的肉丸则是口感上佳、味道一流。
各种材料混合后,加调味腌制三四个小时,一般是早上剁好各种材料混合,中午吃完饭休息一下才开始动手。一手抓肉泥,一手抹油,然后来回旋转几下,让肉泥滚成肉丸,考功夫,也考臂力。
据说这样做出来的肉丸,是一个温柔的没有怎么受伤的肉丸,因为做的人平心静气、气定神闲。
做好的肉丸要在大锅里稍微煎一下,放凉之后再装袋放冰箱。大年三十的团年饭和过年期间的招待宴上,芹菜大蒜炒客家肉丸是必备菜肴。
大年三十,终于可以宰鹅来吃了。冷静一点,这个鹅不是专门宰来做年夜饭的,而是祭祀祈福的鹅,先敬天地,再祭祖先。
祭祀形式完成,将鹅斩件,爆香姜葱后放入年鹅,差不多熟的时候加香芹、蒜苗和少许生抽,盖上盖子焗一焗,夹杂着肉香和菜香的年鹅就出场了。
主角出场,闪亮耀眼。有年鹅在,基本上没土鸡什么事了。过年,客家人的饭桌是可以没有鸡的,但是绝对不可以没有年鹅。无论家里是富有还是贫寒,年鹅不可或缺,终是最大的年味。
我的夫家大年初一吃斋,过了最后一个时辰的十一点就是第二天,年初二才可以吃荤。记得刚嫁来客家的时候,作为本地人的我并不习惯初一吃斋,总觉得品味寡淡,一过晚上十一点,吵着要吃鹅腿,被婆婆运姐嘲笑,说我好像小孩子一样。
但是,客家的小孩是不会吵着吃肉的,因为他们吃了太多鹅,从年三十一直吃到元宵。他们虽然不吵着吃鹅肉,但是会吵着吃另外一样好东西,那就是客家的另一种年味——鹅汤糍。
鹅汤糍是经典的客家美食。美味的源头是一只好的年鹅。一整只鹅在大锅大灶上煮大概一个半小时,精华尽在汤底,然后用这个汤去煮糍。
这边汤底不停翻滚,另一边,婆婆手捏小糍放进去,等糍浮到上面,加入切好的鹅杂、鹅红和鹅肉,再加芹菜和大蒜苗,视口味加入少许胡椒粉。
那个汤的鲜,就是“狗肉滚一滚,神仙站不稳”的感觉。软糯的糍浸在鹅汤中,加上芹菜、大蒜、鹅杂和鹅红,一个人可以吃一大盘。
本地人嫁到客家,最初几年常常被调侃,“看你那么喜欢吃,真的很好吃吗?”我也不说话,趁着大家还没有吃完这一盘,赶紧跑进厨房再勺一碗。
客家过年三件宝——年鹅、猪肉丸、鹅汤糍。“三味”实在是好滋味,无论何时何地想起来,都有种流口水的感觉。过年想“返屋企”食鹅,大抵,这就是一种独有的乡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