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体育

  •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衣画裳绣!增城“挂绿人文讲堂”品味千年绣艺风情

    2023-12-13 来源: 区文化馆
    【字号: 分享

      游针作画,起舞入绣。在针与线的流转间,刺绣是浪漫了数千年的中国美学。巧夺天工的锦绣画卷,不仅绣出万古风尚,还述说着中国刺绣艺术的璀璨风采。

      图片


      12月9日,广州市增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打造的“挂绿人文讲堂”第九期“中国刺绣艺术”文化讲座,在增城区图书馆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刺绣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宏复博士主讲,带领市民观众走进刺绣的艺术世界,感受刺绣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


      绣美指尖,演绎中式美学


      刺绣,在我国民间被称为“女红”,指在织物上穿针引线,以缝迹构成图案色彩的高超手工技艺。“文章”二字也与刺绣有关,古代汉语将青、红两色线绣称为“文”,红、白两色线绣称为“章”,“文章”即为锦绣,后来转义喻文。可见中国刺绣发源早,古已有之。


      图片


      讲座现场,不少刺绣爱好者慕名而来。李宏复溯古俯今,沿着历史发展脉络推开刺绣艺术世界的大门:“中国手工刺绣工艺自虞舜时起,兴盛于唐宋,蓬勃于明清。”市民观众认真聆听,领略不同时期刺绣文化的多元魅力——殷商西周时凝重庄美,春秋战国百花齐放,秦汉繁荣似锦,宋代典雅沉静等。

      随后,李宏复分享了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的不同特点。其中,粤绣包含广绣、潮绣和潮州珠绣3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与构思巧妙的苏绣、风格豪放的湘绣、针法严谨的蜀绣相比,粤绣以构图繁密为突出特点。它色彩艳丽,给人以对比强烈的观感,常以凤凰、牡丹、松鹤、猿、鹿等入绣,代表作品有《百鸟朝凤》《丹凤朝阳》《百花篮》等,李宏复介绍道。


      图片


      从颇具楚汉之风的“乘云绣”“长寿绣”“信期绣”的纹样展示,到“锁针”“辫子股”“贴布绣”的技艺讲解,再到中国少数民族刺绣工艺的特点品读,李宏复旁征博引,声情并茂:明代孝靖皇后洒线绣蹙金龙百子戏女夹衣、明黄地绣五彩十二章龙袍、粤绣麒麟吐书图……一幅幅精品展示于大屏幕,现场观众在针线的飞舞中看见了中国刺绣的鲜活,以及古人尽注针尖的浪漫才情。谈及传统刺绣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李宏复表示需在技艺传承中大胆创新,融入时代风貌,以心入绣,以情筑遗。


      图片


      讲座最后,李宏复向大家展示了精美的本土刺绣作品:增城鹅汤糍、兰溪濑粉、新塘鱼包……本地的特色美食在素白的织布上焕发出秀丽的风采,可谓十指春风,妙手偶成。作品或生动活泼,或精致典雅,吸引了不少观众近距离欣赏,刺绣爱好者张女士赞叹:“这些包含地方特色的刺绣作品特别吸引人,让我看到了刺绣在日常生活里的魅力!”


      妙手偶成,无一不是“针”功夫


      李宏复介绍,刺绣的针法多达40余种,常用针法有齐针、抢针、套针以及擞和针、施针等。刺绣分类也具多样性,按地域可分为苏绣、湘绣、粤绣、蜀绣、汴绣、汉绣等。按刺绣技艺可分为单面绣、双面绣、双面异色绣、双面双异绣、乱针绣、金绒混合绣等。针小线细却能绣出千娇百媚,可见绣美指尖大有乾坤,展示出来的都是“针”功夫。


      图片


      衣画而裳绣,丝线描韶华。从李白的“翡翠金缕衣,绣成歌舞衣”,到白居易的“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刺绣艺术的魅力延续至今,发展成为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中国刺绣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宝藏,也是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心手合一的高超技艺,不仅包含了时间的厚度与文化的深度,还有人心的温度。”李宏复如是总结。

      增城挂绿,是荔枝珍稀名贵品种。增城区图书馆设置挂绿人文馆(文献资料专藏室),该馆收藏《广州大典》《四库全书》等文献。“挂绿人文讲堂”活动因此命名,该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九期,旨在搭建文化平台,邀请文化学者,赓续人文血脉,厚植城市底蕴。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网赌app 太阳城娱乐 足球外围平台 皇冠体育 威尼斯人娱乐城 威尼斯人娱乐城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