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增光添彩,以文兴城
文化,是一座城市最具辨识度的名片。增城历史文化悠久、人文素著,文脉传承千载,“粤词之祖”崔与之(1158年~1239年/1240年)开岭南宋词之始,名儒湛若水(1466年~1560年)开创甘泉学派。增城通过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文化底蕴,编织人间烟火与诗意,荟萃城市创新与活力,通过打造“诗意增城”“甘泉文化”“影梦成增”“文艺增城”四张闪亮的名片,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打造高辨识度城市形象,高质量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
城市名片 诗意增城
2023年伊始,增城获得“中国诗歌创作基地”授牌,标志着增城为助力广州“诗词之都”建设贡献了增城力量。
增城是“粤词之祖”崔与之、“南粤先贤”湛若水等诗词大家的故乡,韩愈、苏轼、陈献章、王阳明等著名文人曾到此留下许多经典诗作。增城悠久的群众性诗词创作繁荣至今,增城区作家协会、东荡子诗歌促进会、荔乡诗社等多个社会团体,围绕增城绿色发展、文旅融合、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创作出大批优秀诗歌作品。
近年来,增城区用诗歌讲好增城故事、传播增城故事,将增城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诗词创作高地、思想文化高地。举办了“2022湾区诗会·诗意增城”、“诗意增城”诗歌音乐晚会、“全国诗歌创作大赛”、“全国著名诗人IM体育”、“诗赞荔乡”诗词大赛、“东荡子诗歌奖”颁奖典礼等诗歌活动,引进“十大诗人”落户增城,出版了《当代诗人笔下的增城》和《发现增城美》等一系列诗歌作品。
增城以诗为媒促进增城文旅融合发展,全区现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9家,建成精品民宿约30家,其中3家入选首批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点名单,入选数量位列广州第一。依托诗意增城的创建,增城区下一步要把优质精品民宿资源打造成“诗意栖居”示范点,加快“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让市民在绿美增城中感受“文旅融出新天地,且以诗意共远方”的美好意境。
文化名片 甘泉文化
今年2月21日,历时三年施工建设,选址南香山森林公园的莲花书院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工程已基本完工。
莲花书院遗址是明代名儒湛若水创办的40余所书院中,目前唯一经过考古发掘且保存完整的重要遗址。莲花书院建设项目包括讲堂、先贤祠、正堂、甘泉广场、牌坊等主体功能建筑。项目的完工将为国内外研究、展示、宣传甘泉文化提供最重要的载体平台。
岭南心学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湛甘泉(湛若水,号甘泉)是岭南心学的核心代表人物。作为56名南粤先贤之一,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入祀孔庙的大儒陈献章(1428年~1500年)的衣钵传人。他所创立的“甘泉学派”,与王阳明的“阳明学”被时人并称为“王湛之学”,是与王阳明齐名的明朝文化“双子星”。
2022年增城区启动甘泉文化工程,从加强甘泉文化保护传承、深入开展甘泉文化学术研究、加强甘泉文化展示推广、推动甘泉文化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等方面系统推进甘泉文化工程建设,通过短视频等形式邀请“名家解读湛甘泉”,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目前,增城区正在大力推动甘泉文化纳入广州东部枢纽规划,与属地高校联动推动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成立甘泉文化研究中心,探索推动市一级甘泉文化研究会成立;启动了一代大儒湛甘泉纪录片剧本创作及实地拍摄等工作,把甘泉文化打造成增城乃至广州高质量建设岭南文化中心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的重要文化名片。
影视名片 影梦成增
“影聚增城 影梦成增”的号召,在湾区影视行业圈越来越响亮。今年3月底,2023年广东省电影年会暨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峰会在增城召开,吸引了省内外130多家电影行业企业共300多人参与,会上签署了《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联盟倡议书》,发布了《广州市增城区影视拍摄服务指南》,吸引更多优质影视企业落户增城。今年6月,第二十三届全国院线影片推介会在广州增城区举办,吸引200余家企业、协会共600余人参加,推介影片超过160部,规模为历届之最。
此外,位于增城的1978电影小镇入选了广州市首批影视拍摄基地。《旷野之境》《一闪一闪亮晶晶》《寻她》《一树桃花千朵红》《想见你》等多部电视剧、院线电影在增城取景摄制,增城区正逐渐成为湾区热门影视拍摄基地。近年来,增城进一步营造影视企业在增城取景拍摄良好创作氛围,引进影视类公司及工作室500余家。
影视作品上映营造的大批网红点也带动了增城的人气,吸引大批游客观光打卡。“影视+”带动了增城旅游、民宿、餐饮等业态的繁荣,助力旅游经济和消费经济发展。比如1978电影小镇网红点,作为3A级景区,年均吸引游客超过100万人次,这里正逐步成为广州影视产业的新地标。
文体名片 文艺增城
增城是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在增城,荔枝不仅是佳果,更是文化IP。今年以来,立足“文艺增城”品牌塑造,创新打造“挂绿之夏”2023广州增城荔枝文化旅游季新模式。
今年,增城万人荔湖音乐节拉开了文化旅游季序幕,打造《挂绿之夏》《如何为何》原创歌曲,引入“中国好哨音”品牌活动。以荔为媒,创新推出“南国有佳‘荔’”“荔枝到‘佳’,增城给‘荔’”等宣传活动,为“增城荔枝文化”和“文艺增城”的城市品位发声。以展兴文,举办《读者》杂志插图艺术作品广州增城展、岭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精品展、石湾陶塑十二生肖文化展、“彩韵生辉”全国非遗作品增城展等四大展览。
结合公共文化服务,增城推出“好书相约”“诗想者”“学海艺谈”“挂绿人文讲堂”“因为你”等五大文化品牌,让群众在家门口尽享文化盛宴。增城依托旅游景区、酒店民宿、社区商圈等,打造“你好阅读空间”、“遗榄无余”云水间榄文化馆等一批公共文化空间。
增城在全域旅游建设方面成绩显著,荣获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以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广东省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
增城的绿美环境吸引户外运动爱好者,举办了绿美增城千人环湖跑、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自行车挑战赛、粤港澳大湾区铁人三项赛等多项湾区高端赛事。
增城以荔为媒、以文赋能、以旅兴商、以体引流,为文艺增城注入了动力,推动了文旅体农商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