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体育

  •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赓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2022-12-02 来源: 广州市增城区文化馆
    【字号: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改色。”大埔围村位于广州市增城区东部,是增城区著名的红色村。近年来,在增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埔围村建成了具有增城特色的红色文化村。

      1943年6月至1945年8月,大埔围村是东江纵队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村里设有交通站、税改站和印制宣传单的工厂。为了保护游击队,保护家园,村民们屡屡齐齐出动, 团结一致,抗击侵略者。有的为游击队通风报信,有的为游击队送粮送药,有的为游击队提供蔽身场所,有的还加入了游击队,不少人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

      1944年东纵“独二大”“独三大”开创的根据地相连成片,活动和控制范围东起博罗联和,西至广州沙河,南至东江,北至增城县城和从化太平场,其中中心区域就是指挥员常说的“四方格”,即西起增江、东至李伯坳、南至东江、北至广汕线的广大地区。1949年1月,原江北支队二团队改编为东三支二团,为了有效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二团组建了两个近千人的机动主力大队。3月,东江支二团在上坪伏击国民党1000余人的反动武装,全歼敌军一个营、一个加强连和一个炮排、两个地方反动武装中队。此役从根本上扭转江北地区军事被动的局面,拉开了从防御到反攻的序幕。

      为配合人民解放军迅速解放广东,东三支奉命上调1000多人编入边纵主力部队,随解放军一同行动。1949年10月12日,131师分两路向增城进军:一路经正果直插增城;一路由正果浪拔向都田攻克派潭,再会攻增城。激战至14日,增城全境解放。

      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是由中共大埔围党支部书记、抗战时期堡垒户肖好彩的儿子叶东波提议建立的,是为了保存大埔围红色记忆、让英烈精神代代相传。当年叶东波独立整理了大埔围的抗战历史,并出资5万元建立纪念碑。最终在叶东波与当地政府的努力下,大埔围革命烈士纪念碑于1980年动工,并于1982年11月竣工。

      近年来,大埔围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当地党工委领导下,大埔围村立足新时代要求,先后投入近5000万元强化党建阵地建设,在原有革命遗址的基础上,相继修缮和建成革命烈士纪念碑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红色记忆馆。红色记忆馆包括“峥嵘岁月”“迈进新时代”“红色寻踪”“开启新征程”四大主题展览馆。

      大埔围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实物、实例、实事为载体,通过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参观一次展览馆、瞻仰一次革命烈士纪念碑、观看一场专题片、重读一段党章、参加一次宣讲报告会以及展开一次特色活动“6+X”流程,为广大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群众搭建起集具象化、情景式、体验式于一体的“沉浸式”红色学堂。

      同时,该村还将红色资源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出版并广泛宣传以本土英烈为原型手绘创作的纪实连环画,让大埔围村的革命故事和人物重新走进大众视野。在村容村貌建设中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以动漫立体造型标识和房屋外立面墙彩绘等方式,让红色基因犹如春风化雨滋润村民心田,让每家每户感受到红色资源文化立村的美好前景。

      此外,大埔围村大力培育广州德胜现代化畜牧养殖场、花海文旅园、台湾水果悠闲农场、增城乐禾数字农业产业园等现代农业项目,通过龙头产业带动联农合作,助农培训,带农增收,辐射带动农村农业发展,帮助村民就业增收。同时,大埔围村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出台《大埔围村创新奖励补贴办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持续深化与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广州松田职业技术学院等周边高校合作联动,为大学生创立创业平台和乡村人才振兴基地,建设人才创新创业梦想之乡,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如今,时光漫漫,许多往事都如同过眼云烟,烟消云散。但时代在不停地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要时刻牢记五星红旗的红色是用无数先烈的鲜血染成的,要不断努力前行,不负韶华。我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建设一个更加美满的人生,去建设一个更加美丽的大埔围村,去建设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增城,用自己的热血去谱写中国奇迹,完成先烈们未完成的心愿,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肩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代替先烈们见证大埔围的快速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逐步实现。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亚洲博彩平台 澳门博彩官网 十大足彩平台 皇冠博彩 皇冠体育 世界杯官网买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