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体育

简体 繁体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数据发布 > 产业经济 > 统计分析

一季度增城区社会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2023-05-12   来源:广州市增城区统计局 字号

  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完善,我区消费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传统行业和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协调发展,有力推动增城消费市场平稳向好趋势。

  一、消费品市场基本情况

  一季度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简称社零总额)120.62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比1-2月提升4.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城消费市场走势与全市有一定距离,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

  图片1.png

2022年-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情况对比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限额以上批零业和住餐业零售额一降一增

  从行业分类来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单位零售额50.52亿元,同比下降8.0%。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48亿元,同比下降8.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52亿元,同比增长12.4%。

  (二)各镇街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不平衡

  从分镇街情况看,一季度,永宁街、正果镇、派潭镇、小楼镇和仙村镇增速为正增长,其他8个镇街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2.8%-43.6%之间。其中,零售额占比49.7%的宁西街(含开发区核心区)同比下降2.8%,占比22.1%的新塘镇同比下将14.9%。

  (三)网上商品零售和网络订餐增加

  三年疫情以来,居民对线上消费偏好有所增强,随着互联网销售、外卖送餐服务加快提升,零售及餐饮企业线上业务发展普遍较好。一季度,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8.66亿元,同比增长2.1%;全区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0.12亿元,同比增长9.8%。

  (四)基本生活类商品总体增长稳定

  1-3月,全区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1.59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比1-2月提高4.8个百分点,拉动全区社零总额增长0.5个百分点。化妆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66亿元,同比增长35.7%,增速比1-2月提高5.8个百分点,拉动全区社零总额增长0.8个百分点。日用品类实现零售额9.63亿元,同比增长0.8%,拉动全区社零总额增长0.1个百分点。

  (五)中西药品类商品增长良好

  受网络药品零售新业态快速发展、消费者对医药健康更加重视等因素影响,1-3月全区限额以上中西药品类零售额0.75亿元,同比增长25.3%,增速比1-2月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西药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6.1%。

2023年1-3月增城区限额以上主要商品零售额情况

主要商品分类

商品零售额
(亿元)

同比增速

(%)

拉动全区社零总额增长
(百分点)

粮油、食品类

11.59

5.6

0.5

饮料类

2.58

-29.7

-0.9

烟酒类

1.44

-13.8

-0.2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0.09

-51.4

-0.1

化妆品类

3.66

35.7

0.8

日用品类

9.63

0.8

0.1

体育、娱乐用品类

0.03

-8.1

0.0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0.77

-2.0

0.0

中西药品类

0.75

25.3

0.1

文化办公用品类

0.21

-21.5

0.0

通讯器材类

0.02

265.0

0.0

石油及制品类

2.63

-17.3

-0.5

汽车类

14.31

-23.0

-3.6

  (六)重点住餐企业营业出现负增长

  17家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重点企业一季度营业额占全区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的59.0%,同比下降8.1%,降幅比全区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平均水平高7.5个百分点。

  三、需关注的问题

  今年一季度,随着各项促消费一揽子政策出台,居民消费预期逐步向好,社会消费品市场有序恢复,各地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持续回暖。因我区情况产业结构及行业分布特殊性,消费市场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重点零售企业波动大

  一季度,全区限额以上零售业重点企业销售额增速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其中,20家限额以上零售业重点企业实现零售额38.18亿元,同比下降9.0%,占全区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的82.6%,拉低增速7.2个百分点。主要涉及相关企业有电子商务3家、汽车类14家、超市百货2家和石油及制品类1家。

  (二)汽车类等出行类商品零售大幅下降

  汽车类商品零售额降幅较大。1-3月,全区限额以上批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4.31亿元,同比下降23.0%,降幅比1-2月收窄11.6个百分点,拉低全区社零总额增速3.6个百分点。

  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持续不振。1-3月,全区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63亿元,同比下降17.3%,增速比1-2月回落0.9个百分点,拉低全区社零总额增速0.5个百分点。

  (三)住宿餐饮业营业比预期差

  元旦、春节一直是住宿餐饮业经营黄金时期,但今年受疫情政策调整影响,阳康民众还是不能大胆外出活动消费,客流未恢复至去年消费水平,且今年春节本地民众外出旅游和外省人员多选回老家过年,1-2月当地消费暂不能提振。直到3月住餐业整体有所起色,尤其是乡村民宿、个体餐饮复苏明显,但因规模较大住宿业单位去年初均为疫情酒店保证入住率,导致今年基数偏高影响本年增长速度。1-3月全区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4.51亿元,同比下降3.6%。其中住宿业营业额是2.74亿元,同比下降7.7%,餐饮业营业额1.9亿元,同比增长5.9%。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随着省市各级政府多项促消费一揽子政策落地实施,居民消费意愿增加,我区消费品市场有序恢复,各行各业发展良好,当前最重要工作是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及做好稳消费工作。

  (一)积极引入新业态、新模式的运营主体

  近年来,依托信息技术应用和经济发展需求建立起来的电子商务行业迅猛发展,增城也正值大发展时机,凭借庞大的网络用户、便捷的物流系统、良好区位产品优势以及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探索改革创新,网络零售蓬勃发展,传统零售积极转型,挖掘高端消费潜能。随着以直播带货、生鲜电商、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新型消费不断涌现,新业态线上消费在促进经济发展当中展现出强大活力和动力。要继续加大电商企业招商力度,进一步支持网络销售做强做大,很好利用现在直播电商发展机遇加强招商互联网企业,形成规模大多行业的网上零售经济。

  (二)加强服务企业提振民众消费信心

  要充分体现《广州市促进消费提档升级若干措施》等优惠政策在我区发挥重要作用,提振民众的消费信心、扩大消费需求、激发消费潜力,发挥消费对增城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一是强化大宗消费支持力度。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具有消费占比高、带动力强的特点,稳定增加汽车、家电消费等大宗消费对提振消费至关重要。二是要大力宣传政府消费券作用,支持零售、住宿、餐饮、旅游等消费。根据国家、省、市等促销政策的重大契机,落实政策配套组织发放消费券。发动企业结合政府消费券开展各类促销活动,继续支持零售业和住餐业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

  (三)大力培育增城特色商贸圈

  我区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精心规划,把增城建设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型,积极开发文化旅游综合体,综合文化底蕴推动增城多元化商贸项目聚集,形成一镇街一特色,打造一批网红打卡点吸引各地消费者。重点发挥增城发展优势,打造增城文化特色商业街、美食街、旅游区、商业综合体等,将增城商业、文化资源和地理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全面增强消费引领功能,助推广州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发展。同时,我区要大力推进农工商旅文展等融合联动发展,发挥优势,组织好各行业、各部门持续办好“增城荔枝节”“增城美食节”“增城菜心节”“增城音乐节”“增城龙舟节”等有增城特色的美食、购物、文娱等节庆活动,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到增城旅游、消费,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执笔:陈 倩

  审核:谢建文


足球外围平台 2026世界杯投注 博彩app 皇冠博彩 博彩平台 足球外围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