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体育

简体 繁体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数据发布 > 产业经济 > 统计分析

2023年一季度增城区规模以上工业运行情况

2023-05-08   来源:广州市增城区统计局 字号

  一季度,全区工业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工业生产逐步恢复。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入库企业快速增长,但企业效益下降,经营压力加大等问题,需加以关注。

  一、规模以上工业生产运行基本情况

  (一)工业生产逐步回升

  一季度,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6.63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比1-2月回升4.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9.64亿元,同比增长3.0%,增速比1-2月回升9.2个百分点。

  分企业类型看,民营企业增长9.2%,比1-2月回升2.3个百分点;私人控股企业下降0.4%,降幅比1-2月收窄10.0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6.6%,降幅比1-2月收窄7.6个百分点。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增长0.3%,比1-2月回升6.4个百分点,小微企业增长7.1%,比1-2月回升2.5个百分点。

表1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发展情况表

项目

一季度增速(%)

占全区比重

(%)

增加值合计

3.0

100.0

产值合计

4.5

100.0

一、按企业类型分

       1.国有控股

19.4

41.2

        2.私人控股

-0.4

39.5

        3.民营企业

9.2

71.0

       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6.6

25.8

       5.股份制企业

-0.4

4.3

二、按企业规模分

       1.大型

-1.4

22.9

       2.中型

3.5

13.8

       3.小微型

7.1

63.3

  (二)现代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高技术产业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区高技术产业完成产值51.34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1.2%,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4.7%,高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10.2个百分点,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2.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7.2%,两个行业合计拉动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增长15.9个百分点。

  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较高。一季度,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306.74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7.2%,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同比增长5.5%,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7个百分点,贡献率超八成。分产业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5.5%)、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15.5%)、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17.8%)、新材料与精细化工产业(10.7%)实现双位数快速增长,增速比上年四季度加快23.8个、6.8个、21.1个、4.8个百分点。

表2 一季度现代产业发展情况表

行业分类

工业总产值(万元)

占全区比重(%)

增速    (%)

全区合计

4566296

100.0

4.5

一、高技术产业

513364

11.2

14.7

其中:1.医药制造业

18744

0.4

12.7

           2.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

0

0.0

——

           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469859

10.3

17.2

          4.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17027

0.4

-2.4

          5.医疗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7733

0.2

-37.8

          6.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0

0.0

——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

3067425

67.2

5.5

其中:1.新一代信息技术

418202

9.2

15.5

           2.智能与新能源汽车

492112

10.8

-13.6

          3.生物医药与健康

220466

4.8

15.5

          4.智能装备与机器人

173490

3.8

17.8

          5.轨道交通

30430

0.7

1.6

          6.新能源与节能环保

412059

9.0

4.1

          7.新材料与精细化工

1244413

27.3

10.7

          8.数字创意

76252

1.7

-13.6

  (三)行业发展逐步改善

  一季度,全区32个规模以上工业行业有17个行业同比正增长,行业增长面为53.1%,比1-2月回升12.5个百分点,比上年四季度回升21.9个百分点。

  分重点行业看,按产值排名前十大行业有7个行业正增长,3个行业降幅收窄,合计完成产值380.05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拉动作用明显,同比增长15.3%,拉动规上工业增长4.1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90.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回升幅度较大,同比增长18.3%,增速比1-2月回升19.9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6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生产经营改善,降幅比1-2月收窄5.6个、12.2个、16.8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186.51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比1-2月回升8.9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6个百分点。其中,金属制品业增长28.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8.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9.0%,增速比1-2月回升14.9个、2.7个、10.1个百分点。消费品制造业完成产值54.97亿元,同比下降9.0%,降幅比1-2月收窄12.7个百分点。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40.4%,食品制造业增长33.0%,纺织服装、服饰业下降21.5%,增速比1-2月回升15.1个、9.9个、16.8个百分点。

表3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行业表

行业名称

2023年一季度产值 (亿元)

一季度增速    (%)

全区合计

456.63

4.5

装备制造业

186.51

4.0

消费品制造业

54.97

-9.0

前十大行业合计

380.05

4.7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34.66

15.3

汽车制造业

59.42

-13.5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5.44

18.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6.71

-6.9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1.82

9.0

纺织服装、服饰业

19.32

-21.5

金属制品业

16.34

28.2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15.77

4.1

通用设备制造业

15.47

10.6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5.11

13.6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3.24

11.7

专用设备制造业

12.02

18.5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9.70

-2.4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6.80

40.4

家具制造业

6.39

-24.7

食品制造业

5.88

33.0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4.76

-1.5

纺织业

2.60

-17.1

造纸和纸制品业

2.19

-16.3

农副食品加工业

2.17

-29.8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2.06

5.7

医药制造业

1.87

12.7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81

7.0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1.30

-6.0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1.23

77.1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0.88

-32.2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0.48

-10.4

化学纤维制造业

0.47

-25.5

其他制造业

0.25

68.3

仪器仪表制造业

0.23

0.6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0.16

-7.0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0.09

-36.8

  (四)新入库企业快速增长

  一季度,全区114家新入库企业完成产值13.14亿元,同比增长92.5%,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88.0个百分点,比1-2月提高25.3个百分点;114家新入库企业合计贡献增量6.07亿元,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其中,4家2022年月度新增企业净增3.22亿元,拉动规上工业增长0.7个百分点;110家年度入库企业完成产值9.92亿元,同比增长45.3%,拉动规上工业增长0.7个百分点。

表4 新入库企业情况表

入库分类

新入库企业
(家)

工业总产值
(亿元)

产值增量
(亿元)

同比增长
(%)

全区合计

114

13.14

6.07

92.5

2022年月度新增

4

3.22

3.22

净增

年度入库

110

9.92

2.85

45.3

  二、存在的问题

  (一)3月产销率偏低,去库存压力较大

  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412.12亿元,同比下降0.6%,低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5.1个百分点。销售产值增速与总产值增速倒挂,工业产销率下降。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0.3%,比1-2月下降4.8个百分点,比上年四季度下降9.5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6.21亿元,工业销售产值164.87亿元,产销率仅为84.03%。产销不同步导致今年产成品库存增加,影响后续生产积极性。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库存量约44.51亿元,比1-2月增长2.4倍。分行业看,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去库存压力较大,一季度产销率为70.7%、76.4%、90.4%,比2022年全年下降20.9个、18.5个、8.7个百分点,合计约30.08亿元库存待消化。

  (二)利润总额降幅扩大,企业经营压力大

  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3亿元,同比下降69.0%,降幅比上年四季度扩大61.8个百分点。成本上涨过快,企业经营压力加大。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成本518.03亿元,同比增长38.1%,比营业收入增速快5.8个百分点;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93.14元,同比上涨3.91元,比上年四季度上涨2.16元。成本上涨挤压利润,企业亏损面扩大。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0.53%,同比下降1.72个百分点,比上年四季度下降1.8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346家,同比增加67家,比上年四季度增加112家,企业亏损面为42.3%,同比扩大8.2个百分点,比上年四季度扩大13.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全区32个工业行业中有11个行业出现亏损,11个行业利润下降。其中,受消费电子需求持续低迷、液晶面板价格低位运行影响,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亏损最大,累计亏损4.77亿元,占全部行业亏损额的70.3%。受汽车市场遇冷、主机厂出货量下降影响,全区汽车及零配件行业利润下降79.3%,影响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下降47.5个百分点。

  三、建议

  (一)落实惠企政策,改善企业效益

  一是落实稳经济一揽子纾困政策措施,促进汽车、电子、纺织服装等领域消费,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有效降低企业库存,提升工业产销比率,持续巩固稳增长措施成效。二是优化企业服务机制,持续关注企业发展的阻力,加大金融、税收支持力度,推动惠企政策直达企业,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改善企业经营效益,助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夯实工业稳健增长基础。

  (二)加强运行监测,稳定工业生产

  一是加强重点行业运行监测,深入研判传统汽车市场遇冷、消费电子需求低迷等影响,全力稳定汽车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发展,保障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二是做好亿元以上重点企业的跟踪保障服务,定期监测企业生产订单、资金链、供应链等情况,特别关注产值下降企业的困难和诉求,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用工、用能、融资、订单、市场行情波动等问题,稳定重点企业生产。

  (三)加快项目招引,壮大发展动能

  随着年内新建投产企业相继达产见效,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净增效应将有所减弱。一是要推动索罗曼、越海等已落户项目加快建成投产,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实现增长动能的有序衔接,持续带动工业平稳增长。二是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车”“显”“芯”等重点领域,全力引进一批发展势头好、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持续壮大工业发展动能。


  执笔:何伟成

  审核:谢建文 姚伟智

 

威尼斯人博彩 伟德体育bevictor 皇冠博彩 威尼斯人娱乐城 澳门新葡京博彩 澳门新葡京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