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体育

简体 繁体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数据发布 > 产业经济 > 统计分析

2022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服务业情况分析

2022-08-22   来源:广州市增城区统计局 字号

  今年二季度以来,我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规模以上服务业主要指标运行良好,各行业恢复性发展,新增企业带动作用强,整体趋势较好。

  一、基本情况

  今年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9.80亿元,同比增长14.3%,比一季度加快9.3个百分点,在全市排名第3(广州3.5%),高于全市10.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9.97亿元,同比增长1.3%,比一季度加快8.7个百分点,在全市排名第9(广州4.0%),低于全市2.7个百分点。整体来看,全区服务业发展有序恢复,二季度比一季度明显增长,保持稳步提升态势。

图1 增城区规上服务业各月运行情况

  图片2.png

  二、主要运行情况

  (一)主要指标运行良好

  我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主要指标除应交增值税和利润总额有所下降外,其他指标均实现增长,整体运行情况良好。一是企业税费负担明显减轻,在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4.3%的背景下,随着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的大力实施,应交增值税累计实现1.27亿元,同比下降24.5%;剔除富汇投资计提开发时期的土地增值税的影响,全区税金及附加对比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二是企业盈利能力韧性强,疫情影响下,上半年全区规上服务业企业成本有所提高,投资风险加大,部分重资产企业亏损较为明显,但行业基本面总体向好,企业盈利面达到53.5%。三是企业用工需求稳步提升,劳动人员福利待遇不断提高,上半年期末用工人数3.95万人,同比增长4.8%,应付职工薪酬累计实现20.80亿元,同比增长14.2%。

表1 2022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主要指标

指标

总量

同比增长(%)

营业收入(亿元)

79.80

14.3

应付职工薪酬(亿元)

20.80

14.2

税金及附加(亿元)

1.18

99.6

应交增值税(亿元)

1.27

-24.5

利润总额(亿元)

-2.28

-196.5

期末用工人数(万人)

3.95

4.8

  (二)各行业恢复性发展

  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十大行业中,六个行业呈正增长,增长行业中除房地产业外,其余五个行业增速均超30%,其中三个行业对比一季度增速加快30%,各行业保持增长态势。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最高,拉动作用最大,在沿江高速、综合交通枢纽公司等企业的带动下,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0.38亿元,同比增长40.3%;在增城西站国际班列的运营下,国际运输代理业发展迅速,在保供稳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保持高增长,同比增长50.7%。卫生和社会工作受前海人寿等民营医院的高速发展,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长49.8%,拉动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3.4个百分点。

  营利性服务业在近两年新增重点项目的拉动下,月均营业收入从4.35亿元提升到5亿元,同比增速从一季度的-7.4%逐步恢复到1.3%,营利性服务业呈逐步恢复趋势。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势强劲,上半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22亿元,占营利性服务业的37.4%,同比增长40.7%,增速比一季度加快37.7个百分点,其中:质检技术受中汽研、电子五所等项目企业拉动,同比增长44.7%,广本研发、建通测绘等企业6月当月实现较大收入,进一步拉动行业增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降幅有所扩大,但行业内部发展趋势向好,在顺丰冷运的带动下,供应链服务行业同比增长77.2%,拉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0.4个百分点,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安全服务在永旺商管、聚信管理、国荣保安等新增企业的带动下,分别同比增长15.7%,19.0%,32.3%,合计拉动行业增长4.6个百分点;但车智汇通、湾区产融、湾产广州等重点商务服务业企业持续负增长,合计同比下降65.0%,下拉行业增速26.6个百分点,导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4.03亿元,同比下降17.1%,降幅比一季度扩大6.9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有序恢复,降幅持续收窄,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各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随着疫情防控总体向好,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消费需求不断释放,6月当月游乐园、电影放映行业分别环比增长126.7%和123.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降幅从上半年的最低点(-22%)收窄到-12.4%。

表2 2022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服务业各行业营业收入增长情况

行业

单位数

(个)

营业收入

(亿元)

同比增长

(%)

拉动增长

(百分点)

增速比一

季度增减

(百分点)

全区

297

79.80

14.3

-

9.3

营利性服务业

144

29.97

1.3

0.6

8.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7

20.38

40.3

8.4

32.5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14

3.96

50.7

1.9

5.5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10

3.78

28.9

1.2

-5.3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9

1.80

33.1

0.6

48.0

#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7

1.57

33.9

0.6

58.1

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

62

15.10

7.1

1.4

-1.7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64

14.03

-17.1

-4.1

-6.9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34

11.22

40.7

4.6

37.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5

1.61

37.5

0.6

-14.5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5

2.55

-9.9

-0.4

0.3

教育

20

5.28

-2.9

-0.2

-7.9

卫生和社会工作

7

7.21

49.8

3.4

-5.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4

0.60

-12.4

-0.1

2.0

  注: 1.带“*”为营利性服务业

  2.“#”表示其中项

  (三)新增入库企业带动作用凸显

  2021年以来,新增入库企业共79家,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4.67亿元,占规模以上服务业总营业收入的18.4%,同比增长80.1%,高出全区65.8个百分点,拉动增长9.3个百分点。其中,月度新增入库企业6家,5家均为净增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01亿元,同比增长715.2%,拉动增长6.3个百分点,其中综合交通枢纽公司对全区的拉动作用明显;年度新增入库共73家,同比增长28.2%,拉动增长3.0个百分点,其中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新增聚信管理等7家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91.2%。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规模以上服务业体量小,对经济拉动有限

  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仅占全市的1.0%,仅高于从化(0.5%),其中营利性服务业仅占全市的0.7%,特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仅9家企业,营业收入仅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的2.3%,比全市低26.7个百分点,服务业行业发展不均,行业结构与全市有较大差异。从区域发展来看,企业主要集中在南部片区,企业数量及营业收入占比均过半,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明显。

  (二)存量企业的发展有限,受外部环境影响较深

  近期本土疫情多点散发、多点频发,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且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当前服务业的发展依赖新增企业的拉动,存量企业的增速有所下滑。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缺乏新增大型企业,存量企业发展受疫情影响较为明显,企业增长面仅36.0%,行业龙头企业达观实业拉动作用减弱,行业持续下滑,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9%。教育业受“双减”政策的影响,近两年无新增企业,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9%。

  四、意见建议

  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体要求,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促进经济向好向上发展,  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

  (一)着力推进项目招商,激发产业活力

  一是要科学规划好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片区,推动现代物流服务业发展,推进希音大中华区供应链总部项目及时落地。二是加快推进低碳总部园等产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要结合各园区的实际情况,做好帮扶指导工作。三是持续推动产业活动单位转法人单位工作,针对总部在区外且已达规的产业活动单位,各部门要研究制定更全面的扶持政策,支持产业活动单位扩规模,推进产业活动单位转法人单位。

  (二)做好企业服务工作,为企业纾困解难

  一是要对各重点企业开展监测工作,深入调研走访,主动跟踪企业需求,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积极引导重点企业扩展市场。二是要积极落实惠企政策,做好政策解读工作,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三是要引导企业及时开展收入确认工作,促进服务业平稳健康发展。

  (三)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促进文旅消费

  一是持续推动广州市开展“羊城欢乐购”等各项促消费活动,引导增城企业积极参与,推动广州消费券加力度、扩范围,支持纳入文化、旅游等消费领域,促进消费扩容提质。二是结合国家电影局发放的观影消费券,做好宣传落实工作,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观影。

  

执笔:曾梓斌

  审核:谢建文 陈 倩


太阳城app BG真人 皇冠体育 网赌平台 太阳城娱乐 世界杯官网买球平台